碳排放視角下的水環境治理 如何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措施落地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推進水環境治理環節的碳排放協同控制,增強污染防治與碳排放治理的協調性,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顯微鏡+人工智能 污水處理界小藍海掀起怎樣的風浪? 談起污水處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家想到的大多是曝氣自動化、投藥自動化。但你有沒有聽過,圖像識別的AI技術如今在污水處理廠也得到應用的呢?它的前景已經受到多家水務工程公司的青睞,其中包括了丹麥的Ramboll公司,2021年,該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Opseyes的人工智能系統,聲稱僅憑顯微鏡拍攝的圖片,就能對污水廠生化池的污泥進行快速分析。
金融“活水”將如何影響縣域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決策部署,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開發銀行印發《關于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縣域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通知》,提出重點支持內容、建立動態項目儲備庫、優先信貸支持、建立協調工作機制等要求。
聞“汛”而動!北京水務人全力應對強降水 7月3日8時至7月4日5時,全市平均降水量28.4毫米,降水量最大點海淀區香山104.5毫米。受降雨影響,北運河流域出現漲水過程,涼水河漲水明顯,但均未超警戒水位,各大中型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運行。
污水凈化后釀啤酒,你敢喝嗎?新加坡推出“新生啤” 你敢信?沖水馬桶水制成的啤酒還可以熱銷!2002年發布的新生水,一直是新加坡引以為豪的再冷卻循環水,主要運用于必須超凈化水的工業生產,及其引入貯水池彌補水利樞紐等。當地現階段配有五座新生自來水廠,每日生產制造近80萬立方的新生水。到2060年,新生水預估將達到新加坡總自來水要求的55%。
江蘇常州一污水處理廠喝上了“豆漿”,會比“青島啤酒”和“郎酒”好喝嗎?放錯的碳源迎來新機遇! 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津津樂食品有限公司豆制品食品生產企業與轄區污水處理廠達成協議,每天將豆制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水通過專管排向污水處理廠。這一舉措,為食品加工廠每年省下了近二十萬元的污水處理費,也為污水處理廠大幅度節約碳源購買成本,實現了兩個廠的雙贏。
中國水務2021/22年財報出爐! 直飲水業務收益同比增長379.4% 6月28日,中國水務(00855)公布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12個月的全年業績。截至2022年3月31日,中國水務總收益約為129.50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實現25.2%強勁增長。
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準ⅲ類水排放標準的污水廠通水運營 6月23日,中交投資有限公司投建的壽光市西城污水處理廠項目獲得壽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批復,正式進入運營期。該工程是壽光市的重點項目,也是國內首座一次性建成執行準三類水標準日處理5萬m3/日的生活污水處理廠。
1%占比到底大不大?污水處理行業減碳效益如何發揮極致 在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在環保產業中占比最大。因此,引導污水處理廠進行“低碳化”改造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近日發布了我國污水處理領域首個低碳團體標準——《污水處理廠低碳運行評價技術規范》(T/CAEPI49-2022) (以下簡稱《規范》),將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