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造“綠”,地下治“污” 地下式污水廠未來發展何在? 傳統的污水處理廠主要采用地上式建設,占地面積較大,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產生的臭氣、噪聲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較大。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環境要求的提高,已建污水廠周邊被居住區逐漸“包圍”。城市污水收集量與處理設施容量不足矛盾,然而城市化讓城市土地成為稀缺資源。
“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5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利部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行動計劃的通知。評估城市水系蓄水排水能力,優化城市排澇通道及排水管網布局。完善城市河道、湖塘、排洪溝、道路邊溝等排澇通道,整治排澇通道瓶頸段。實施防洪提升工程,立足流域全局統籌謀劃,依據流域區域防洪規劃和城市防洪規劃,加快推進河道堤防、護岸等城市防洪工程建設。
524.75億元水安全保障工程專項首批、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專項前兩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 2021年底,國家發改委會同水利部聯合印發《關于印發水利領域相關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了兩個水利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為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和水安全保障工程
智慧水務數字原生形態的探索與創新 水作為大自然對人類最美好的饋贈,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資資源之一。自古以來人類逐水而居,眾多城市因水而興,水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問題。用水、治水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和信息化的應用,智慧水務應運而生。
水務行業三大現狀及四大前景:水務智慧化將迅速發展 水務行業是指由原水、供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及水資源回收利用等構成的市場產業鏈,是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障居民生產生活的基礎性產業。從水務行業各上市公司水務相關主營構成來看,主要分水供應與污水處理兩大方面。該行業具有顯著的外部性,屬于市政公共服務行業,行業發展受政策驅動效應明顯。
降雨沖刷污染難根治 城市水體雨后黑臭問題如何破解? 進入5月,我國汛期已宣告來臨。除了自然災害風險需要防范外,各地城市或許還面臨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強降雨后,河道“脆弱”,黑臭現象反彈。怎樣使經過整治的河道經受住暴雨“考驗”,是當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急需面對的問題。
汛期已至,城市水體雨后黑臭問題該如何破解? 進入5月,我國汛期已宣告來臨。除了自然災害風險需要防范外,各地城市或許還面臨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強降雨后,河道“脆弱”,黑臭現象反彈。怎樣使經過整治的河道經受住暴雨“考驗”,是當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急需面對的問題。
推進排污口管理改革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加強和規范入河入海排污口(以下簡稱排污口)監督管理,對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綠色發展,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具有重要作用,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的有力抓手,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污水處理行業資產狀況及基礎設施reits分析 污水處理行業概況污水處理系指對水資源提供終端處理服務,使得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的行為。我國是人口大國,水資源匱乏且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均情況,污水排放量的持續增長以及水污染問題的日益嚴峻為污水處理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